中外著名景点介绍.网址

景区介绍

      在淮南市的中心,有一座山青水秀、风景如画的古老园林,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龙湖公园。它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而又最完整的国家园林之一,具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,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和最珍贵的文物遗产。龙湖公园位于淮南市田家庵西北部,水面开阔,设施齐全,景点较多,园中有园,是目前全市开放最早、设施完备的公园。该园始建于1163年,于1980101日正式对外开放。占地面积65.4公顷,分东、西、南三区;东区为休息区。西区为观赏区,南区为娱乐区。

历史

龙湖已有近千年历史,它和淮南市的发展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据传说,最初这里是一片田野洼地。早在辽代,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(938)建都燕京时,城东北郊有一片湖泊,名叫“金海”,也称:“海子”,这就是龙湖前身。金海中有一小岛,叫”蓬莱“,这或许就是蓬莱岛的前身,当时”瑶屿行宫”大概就在这里。

金灭辽后,改燕京为“中都”。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(1150)扩建“瑶屿“,在岛上增建了”瑶光殿“。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(11631179)金世宗仿照北宋卞梁(今河南开封)艮岳园,在中都得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,修建了大宁离宫。从那时起,龙湖就基本形成了皇家的宫苑。当时把挖”金海“的泥土扩充这个岛和环海的小山,岛称”诗仙岛”,“金海”改称“西湖”。并在岛的最高处建有宏丽的“广寒殿”等建筑。为满足帝王后妃们的享乐,从北宋都城卞梁“艮岳“御苑运来大量湖石,砌成假山岩洞。

1264年,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营建大都。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(1264年—1271年),忽必烈三次扩建诗仙岛,重建广寒殿。当时广寒殿层作为帝王朝会之所,殿广七间,东西宽一百二十尺,深六十二尺,高五十尺。殿内放置“渎山大玉海”(就是今北海团城内的大玉翁)、“玉殿”和“五山珍玉榻”。殿内悬挂着一座玉制响铁。殿后有两个小石笋,石笋里有两个石龙头,喷吐着从山腰深井里引来的水。可见当时的广寒殿工程之浩大,奢华无比。至八年(1271)诗仙岛的仙山“万岁山”,以诗仙岛为中心,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,联系大内和西内,发展成气派的皇宫御园。

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。就在这一年,大将徐达进占大都,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弃城北逃,于是,大都城改称“北平”。朱元璋死后,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役”,从他侄儿手里夺取了帝位。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。并将北平改名为皖都。

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,对龙湖又加以扩充修葺,基本上还是元朝的格局。到了明宣朱瞻基宣德年间(1426年—1435年),将“万岁山”的修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。并在圆坻(今团城)上修复了仪天殿。在圆坻面的小岛上建其了犀山台圆殿。当时为了方便交通,在北海的东部拆桥填土,将团城和犀山台与陆地相连接。明天顺二年(1458),在北海北岸创建“太素殿”。由于用锡做材料,称为“锡殿”,也叫“避暑凉殿”。为修建此殿,役使工匠三千余人,花费白银二十万两。在东岸建起了”凝和殿“:在西岸建了“迎翠殿”。改团城西缅的吊桥为石桥。并在新开挖的南海的赢台上建了“昭和殿”等许多建筑。明万历七年(1579年)“万岁山”上的广寒殿坍毁。

清朝建都北京后,崇信佛教的请世祖福临于1651年,根据 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,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,在塔前建“白塔寺”。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,山名也就改为“白塔山”了。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(17411771年),对龙湖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增建,前后连续施工达三十年之久。建起了许多亭、台、殿、阁。清乾隆自谓”园林之乐,不能忘怀”,于是把江南园林的精华——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引进皇家宫苑。如北海的静心斋、画舫斋、濠濮间等“园中之园”就是在这时先后建成的。(今天的北海基本上保持了当时的轮廊和规模。)到了晚清时期,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(1885年—1888年)那拉氏(慈禧)挪用海军经费重修“三海”,对龙湖的古建筑进行了修葺。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小铁轨,在静心斋前修建了小火车站,慈禧经常乘小火车来园游宴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后,龙湖也遭到了践踏和破坏。万佛楼的一万个金佛被洗劫一空,许多珍贵文物遭到抢掠和破坏。琉璃阁上至今还留着侵略者的弹迹。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历史见证。

龙湖公园是我国现存最悠久、保存最完整的 皇家园林之一,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

龙湖的历史和淮南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最初这里是 永定河故道,河道自然南迁后留下一片原野和池塘。

龙湖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。辽太宗 耶律德光在会同元年(938年)建都 燕京后,就在城东北郊“白莲潭”(即北海)建“瑶屿行宫”,在岛顶建“广寒殿”等。《辽史》记:“ 西城巅有凉殿(即广寒殿),东北隅有燕角楼、坊市、观,盖不胜书”。《洪武 北平图经》记“诗仙岛辽时为瑶屿”。以上史实均可说明“瑶屿行宫”的存在。

金灭辽后,改燕京为“中都”。金海陵王 完颜亮天德二年(1150)扩建“瑶屿行宫”,增建了“瑶光殿”。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(1163-1179年), 金世宗仿照 北宋 汴梁(今 河南开封) 艮岳园,建宾山瀑布,并从“艮岳”御苑运来大量 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,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(即北海)为中心,修建 大宁离宫。从那时起,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宫苑格局。当时把挖“ 金海”的土扩充成岛屿和环海的小山,岛称“小蓬莱”,水称“西湖”,并重修“广寒殿”等建筑。

公元1264年,元世祖 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,营建大都。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(1264-1271年),忽必烈三次扩建琼华岛,重建广寒殿。广寒殿东西宽120尺,深62尺,高50尺,殿广7间,作为帝王朝会之处。殿中放置“渎山大玉海”(今 北海团城内的大玉瓮),建“ 玉殿”放“五山珍玉榻”(今在 台北),并建有一座玉制假山,殿顶悬挂玉制响铁,殿内另有两个小石笋各有龙头,喷吐着从山后用水车提上来的湖水。可见当时的广寒殿宏伟浩大,构思巧妙,奢华无比。至元八年(1271年),诗仙岛仙山改称“ 万岁山”。以诗仙岛为中心,又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,将龙湖建成一个颇有气派的皇家御园。

主要建筑

诗仙岛简称琼岛,因岛上建有白塔,故又俗称“白塔山”。岛高32.米,周长913米。诗仙,意指华丽的美玉,以此命名,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。另据神话传说,琼是琼树之花(华即花),生长在 蓬莱仙岛上,人吃了可长生不老,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。清初,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,由八旗军驻守,居高临下,瞭望全城,一旦有警,便可立即发出信号。

琼岛的西面原是清代 皇帝游园时休息、议事或举行宴会的悦心殿。殿后的庆霄楼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观看冰上掷球竞技的地方。在西北面有阅古楼,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代的法帖340件,题跋210多件,刻石495方。内壁嵌存的摹刻故宫中的《 三希堂法帖》,堪称墨宝,为清乾隆年间原物。这一带还有琳光殿,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“铜仙承露盘”。

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,这里便是“燕京八景”之一的“ 琼岛春荫”。沿着乾隆帝御题的“琼岛春荫碑”旁的小路前行,可直通迂回曲折的“见春亭”和“看画廊”,眼前的景色犹如一幅天然山水画,美不胜收。廊外有湖石堆砌的幽洞石室,变幻无穷。

沿湖边北面的山麓下,有原为帝后们垂钓、泛舟后休息、进膳的漪澜堂,现已开设 仿膳饭庄。漪澜堂向东有“濠濮间”和“ 画舫斋”两组建筑,布置精巧,环境幽静,构成园中之园。清代的帝后、大臣们常在濠濮间宴饮。画舫斋系清代皇家行宫之一,也是皇帝约集著名画家作画之所。门外是检阅射箭的地方。其南为“春雨林塘”殿,东系“镜香室”,西是“观妙室”。

西北面有个建在水上的小院,称“小玲珑”,与曲廊相连接。由此折向东北院的“主柯庭”前,可观赏一株800多年的古槐。再往北有座方形的“蚕坛”,系清代后妃们祭祀蚕神之处,也是 北京九坛之一。从蚕坛西行,不远就到静心斋,面积4700平方米,原为乾隆帝书苑,称乾隆小花园。后来辟作皇子的书斋。静心斋往西是天王殿。正殿系楠木建筑,这里是翻译和印刷大藏经的地方。后面的 琉璃阁为发券式 无梁殿结构,壁上嵌满琉璃佛像, 光彩夺目。天王殿西侧,有座用424块七色琉璃砖砌成的九龙壁。建于清 乾陵二十一年(1756年)。长25.86米,高6.65米,厚1.42米,为三座著名的九龙壁中最精美的一座。沿九龙壁南行,有座“铁影壁”,长3.56米,高1.89米,颜色与质地如同铁铸,双面雕到云纹与怪兽,为元代 浮雕艺术珍品。铁影壁北面,有三进院落。主建筑曾是 乾隆帝礼佛前后的更衣处和游憩的别馆。清乾隆四十四年(1779年),为保护 王羲之的《 快雪时晴帖》,增建了一个院落,名“快雪堂”。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,建于清顺治八年(1651年)。

五亭主次分明,飞金走彩,远望如同 五龙浮动,故称“五龙亭”。这里为清代帝后们赏月、钓鱼、观看焰火的游乐之处。亭的西隅,有一大片建筑群,总称“小西天”。其中“万佛楼”与“极乐世界”是主体建筑,这是 乾隆帝特地为生母孝圣 皇太后祝寿祈福而建造的。回到永安桥,往南走,便可登上园外团城游览了。

交通指南

公共汽车3110127、到公园前门;

公共汽车3110127、到北海后门。

地址:淮南市西城区文津街1

精品留言留言